内容简介
“跨文化对话丛书”的根本宗旨主要基于后者,在这里,对话本身既是学术探索中的一种特殊话语行为,也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一种比较研究过程。在此过程中,所谓孔子式的启发性对话、苏格拉底式的辩证性对话、狄尔泰式的主体间性对话、伽达默尔式的解释学对话、备里达式的互文性对,以及哈贝马斯式的交往性对话,均有可能在开放而自由的原则的统摄下,交互运用于相关议题的追向、反思、分析和评判之中。也就是说,学者有必要不拘一格,打破人为的“楚河汉界”,拓宽对话与思维的空间。这样,在涉入当下的、历史的、本土或异质文化的,尤其是跨文化的不同语境中时,学理层面上的对话不仅在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展开,而且在文本与文本、作者与作者之间展开,同时还需要本着“无限交流的意志”的原则,在“批评的循环”中展开,藉此达到不断深化、不断发掘、不断总结、不断走向澄明之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