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高先生数载如一日的含辛茹苦,竭力搜集濒临失传的有关资料,尤其注意收集与某一特色景观有关的资料,可以说是获得了丰收。所以才有条件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景观,且刻意挖掘、确立主题,恰如其分地选择使用资料,使得主题突出。《燕京八景》的特点乃是避免就景论景,而是始终坚持写景不忘人文、历史,不忘大的时代背景,因而能更全面系统深刻地体现燕京八景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文化内涵。 《燕京八景》善于突出景观的主题思想,写出新意来,“化腐朽为神奇”,言他人所不悟;说他人所未感。且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不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在突出每一景点的基础上,赋予它更新、更高的意义,使之形成独特价值。这也是《燕京八景》写作的成功之处。高先生数载如一日的含辛茹苦,竭力搜集濒临失传的有关资料,尤其注意收集与某一特色景观有关的资料,可以说是获得了丰收。所以才有条件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景观,且刻意挖掘、确立主题,恰如其分地选择使用资料,使得主题突出。《燕京八景》的特点乃是避免就景论景,而是始终坚持写景不忘人文、历史,不忘大的时代背景,因而能更全面系统深刻地体现燕京八景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文化内涵。 《燕京八景》善于突出景观的主题思想,写出新意来,“化腐朽为神奇”,言他人所不悟;说他人所未感。且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不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在突出每一景点的基础上,赋予它更新、更高的意义,使之形成独特价值。这也是《燕京八景》写作的成功之处。 限于篇幅,仅举一例:如对“琼岛春阴”一景,并不是光介绍倚晴楼下、见春亭前的一些古建筑和自然风景,而是突出了金、元始建初期统治者与道家思想的合拍,把琼华岛建成“篷瀛幻境”乃是“道家思想园林化”的体现。的确,从万岁山顶的广寒殿到后山吕仙石洞,从酣古堂到延南熏扇面亭,洞洞通幽。以及一壶天地、承露神,无不充满方外“海上仙山”的传说和思想。而琼岛春阴正点在一个“春”字上,道家所追求的“万古长春”,以及全真龙门派祖师邱长春……这是编写同题作品者所未感悟到的。当然,对于作为琼华岛和白塔山的象征和代表的琼岛春阴来讲,似乎这种“感悟”还应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清代自顺治以来,尤其是乾隆在位期间,在琼华岛增建了许多佛教景点,如依山而建的永安寺、藏式白塔等。它既没有拆除和否定道家园林的格局,又融入了佛教园林的意境。清代以来,琼岛春阴即为佛、道两教之春,乃是佛、道两家在皇家园林中的体现,也是自宋以来“佛道圆融”思潮在近代的反映。 《燕京八景》的特点还在于延伸了燕京八景,将京郊十二个区县各自的八景也一一列入,使得各主题八景中的有些内容与燕京八景相呼应,或相互补充,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进一步丰富了它的文化内涵。长期以来,京郊区县的各自八景无人收录,其资料难得一见,更难得一全。此次,《燕京八景》的问世,当可弥补此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