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收在书中的25篇文章原都在海内外的报刊书籍中发表过,可读是它们共同的特点。读子善先生的考据,大约是少有的不必正襟危坐的例子,窃以为,这多半是他的文字在某种程度上继承着传统学人笔记或者说文史随笔的路子所致。虽然因为文体语感的缘故,不如旧时赏名画观奇书后在一边以跋代考兼评的古雅简洁,但其功能每每相同,比如我尤其喜欢的《张爱玲译<老人与海>》《<天才梦>获奖考》《揭开尘封的张爱玲研究史》诸篇,考评俱佳,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也牵带出一番趣味或情味。而因为不必正襟危坐,读者或者会犯上这样的误解和危险,即疏漏了当中的学术意味。所以,请《张爱玲话剧<倾城之恋>二三事》末尾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优秀小说改编成话剧获致成功乏善可陈的提问,《小议张爱玲五题》中对于张氏小说融通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意义的提点,都是由点及面的学人思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