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编辑《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的主旨,乃是让广大读者得以赏阅历史学界顶级学者所奉献的鼎乘之作。 第一卷(共和国帝制的创建)由布拉福德·珀金斯教授执笔,他是专攻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美国外交的杰出史学家,也是活跃于当今外交史学界的老前辈。珀金斯认为,年轻的共和国的对外政策,乃是物质利益、文化和各种民族价值观的产物。通过对宪法和外交的探讨,他梳理出一条能够贯穿于其他各卷的主线:从华盛顿开始,历届总统都始终如一地力图主导政策,而这与制宪会议参加者的意图恰恰是背道而驰的。 他认为,美利坚帝国的崛起,源于对土地和资源的贪婪,而不是对其他民族的统治权。然而,正是这种对其他族裔———土著美国人、墨西哥人以及特别是非洲裔美国人的统治权,导致了内战及其期间的外交———这是本卷作者讨论的最后一个事件。这本杰作,概述了美国崛起为一个国家并奠定了在19世纪成为世界强国之基础的那些岁月。 第二卷(美国人对机会的寻求)的作者沃尔特·拉夫伯,是外交史学家威斯康星学派最令人尊敬的一员。拉夫伯执笔的这一卷,涵盖了19世纪最后1/3时期,并延续到20世纪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执政结束的1913年。他探讨了美国经济力量的增长与扩张主义之间的联系,增加了种族主义的主题,特别是用来分析土著美国人和菲律宾人。令人印象至深的是,他反对美国是在追求秩序这种观念。他指出,美国人在国外寻找经济和传教活动的机会,而对他们给其他国家带来的混乱状态毫无顾忌。中国或墨西哥爆发的一次革命,不过是美国人为越来越多的好处付出的代价,特别是这种代价由当地人所付出时,尤为如此。他的另一个不可回避的主题,是运用外交来扩大总统权。 第三卷(美国的全球化进程)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终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美国历史学家协会前主席、我们这一代最具创见性的国际关系史学家入江昭执笔。入江昭出生于日本,受教于美国大学,执著于研究权力政治中无处不在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特别是研究美国与东亚国家直面相撞时的境况。入江昭的这一卷,开篇时简略交待了17、18世纪和19世纪不断演变的并由欧洲主导的国际体系。他分析了战争与和平时期的威尔逊主义,以及它是如何运用于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作者对他所说的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方面”的讨论,最为突出。入江昭认为,他所写的这个时期构成了“美国的全球化进程”———在这个时期,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领袖,并为筹划和维持国际秩序提供了经济和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