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专著以“海派电影文化”的形成、特征与影响为理论基础,从电影文化研究的角度对现存1922-1937年的上海国产电影进行多角度的比较与分析:探讨当时表现上海市井俗民生活的影片所展示出的民间世俗伦理观念;围绕当时国产电影中所展示出的“洋化”的社交空间、生活细节等透视“海派电影文化”中的西方影响;对“江南”这一带有传统文化象征意味的地域空间与作为现代城市上海之间的文化联系及其在电影中所象征的“家国”意义展开分析;对“新兴电影运动”进行了重新审视,对知识分子编导们在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困境、信念追求以及其所隐藏的知识分子的时代悲剧进行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