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的对象是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建构过程中的中国地方参与或地方角色。作者认为,地方参与的更好定位应当是“外交补位”,它既服从和服务于作为整体的中非关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同时又可通过先行先试和填补外交空白而发挥重要的“补位”作用。通过对中非关系的地方外事、地方外经、地方外宣的全面分析,作者认为,地方参与中非合作在经历了地方外事“独轮车”到地方外事、地方外经的“双轮车”之后,正迈入地方外事、地方外经、地方外宣齐头并进的“三轮车”时期。未来,在更为明确和准确的“补位外交”定位下,地方参与应更好地平衡其内部各要素,进一步完善地方参与的机制体制建设,推动中非合作中的地方参与走上政治、经济、社会和安全“四轮驱动”的良性轨道,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构建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