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宏书架 奥宏书架
施秉中药材产业科技合作专项计划项目成果汇编
书名 : 施秉中药材产业科技合作专项计划项目成果汇编
作者 : 郑晓峰(著)黄刚(著)付燕(著)
出版社 : 贵州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7-05
ISBN : 9787553205700
价格 : 68.33
开本 : 16开
装帧 : 平装-胶订
纸张 : 胶版纸
内容简介
贵州省“施秉中药材产业科技合作专项计划项目”是针对施秉县中药材种植技术开发、品种繁育研究、产业链条延伸、信息平台建设、品牌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及技术培训等27个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的调查、研究和立项。合作项目的实施期为4年,立项项目37项,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贵州省知识产权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施秉县人民政府每年各出资100万元,总投资1200万元用于立项项目的研究实施,并致力于施秉县中药材产业科技的创新发展。  贵州省“施秉中药材产业科技合作专项计划项目”成果汇编,主要对2009-2012年实施的施秉中药材产业科技合作专项计划项目,尤其是太子参、何首鸟、头花蓼等道地中药材的种子种苗繁育技术,地理标志认证,优质种源筛选、提纯复壮、繁育利用和优良品种审定,规范化种植(GAP)技术,种植生产基地建设的关键配套技术,生产、贮藏过程中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配方施肥技术,专用有机复合肥,中药材质量标准,主要道地中药材的道地性和优良性等研究成果进行汇编。贵州省“施秉中药材产业科技合作专项计划项目”是针对施秉县中药材种植技术开发、品种繁育研究、产业链条延伸、信息平台建设、品牌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及技术培训等27个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的调查、研究和立项。合作项目的实施期为4年,立项项目37项,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贵州省知识产权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施秉县人民政府每年各出资100万元,总投资1200万元用于立项项目的研究实施,并致力于施秉县中药材产业科技的创新发展。  贵州省“施秉中药材产业科技合作专项计划项目”成果汇编,主要对2009-2012年实施的施秉中药材产业科技合作专项计划项目,尤其是太子参、何首鸟、头花蓼等道地中药材的种子种苗繁育技术,地理标志认证,优质种源筛选、提纯复壮、繁育利用和优良品种审定,规范化种植(GAP)技术,种植生产基地建设的关键配套技术,生产、贮藏过程中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配方施肥技术,专用有机复合肥,中药材质量标准,主要道地中药材的道地性和优良性等研究成果进行汇编。  通过项目的实施,建立了贵州省地方标准3项:施秉太子参标准——总则,施秉太子参——种子、种根,施秉太子参——组织培养与无毒种苗繁育技术规程;规范了太子参、头花蓼、何首乌等中药材技术操作规程11项,太子参种子检验规程1项;获得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认定1个——“黔太子参l号”;筛选出适宜施秉县种植的优良品系12个;总结了施秉县太子参常见的病虫害有10种,其中病害有6种、虫害有4种,初步摸清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流行规律;筛选出太子参主要病虫害高效安全生物制剂1个(生防木霉菌);获得专利证书5项;获得专利受理26项;取得了“施秉太子参”原产地证明商标的核准注册和认证;建成施秉县药材网(http://www.sbycnet.com/)1个;信息化市场服务平台“西南中药城”网站(http://www.xnzyc.gov.cn)1个;采集中药材植物标本1550份(250种),查明施秉县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种类1321种,其中190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收载,186种为贵州省地方标准收载,有57种为珍稀名贵与道地种类,有42种为产业化基础较好的民族药用种类。整理出9个重点野生药用植物;公开出版技术丛书3部,发表论文20余篇。在项目研究基础上,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太子参块根膨大规律及生理调控机制研究(31260305)。项目的实施,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高级人才3名,培训药农13320人次,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企业技术骨干3000人次。  《施秉中药材产业科技合作专项计划项目成果汇编》的出版,为施秉县三方合作项目今后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对指导施秉县中药材产业化生产、规范化种植,服务地方经济,做大做强施秉县特色优势中药产业,将施秉县建成优质道地中药材供应基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希望《施秉中药材产业科技合作专项计划项目成果汇编》能够促成更多更好的产业科技合作项目,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及贵州省中药材产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和服务。